推荐理由:
石油工程专业起源于1951年创立的西北石油工业专科学校钻井、采油专业,1958年改为石油与天然气钻采专业,1980年整合为油气田开发专业,1992年更名为石油工程系,1995年将钻井工程、采油工程和油藏工程专业合并为石油工程专业。本专业是国家级一流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陕西省名牌专业。
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92人,生师比7.98,其中教授25人(二级教授3人,三级教授3人,博士生导师7人),副教授33人,讲师3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77人,占教师总数的83.69%。同时石油工程专业拥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国家“***”入选者1人,陕西省“三秦学者”、“***”特聘教授8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陕西省教学名师2人,陕西省优秀教师、陕西省师德标兵1人;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陕西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获批省级教学团队2个。
专业依托“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建成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石油工程陕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油气井工程虚拟仿真陕西省实验教学中心、陕北能源化工人才培养基地各1个,荣获陕西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中国石油教育学会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独立或合作出版教材30余部。建成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精品示范课程11门次,入选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
专业培养的学生以“为人诚实、基础扎实、作风朴实、工作踏实、开拓创新”而广受用人单位欢迎,本科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连续28年保持在92%以上。
培养目标:立足西部、面向全国、放眼世界,以低渗透等复杂油气资源开发为特色,培养掌握石油与天然气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具备解决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及相关领域复杂问题的能力,能从事工程设计、生产、科研、教学和经营管理,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复合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学生毕业5年后,经过实际工作的砺炼,期望能成长为石油与天然气产业及相关产业建设的中坚力量,并达到:
①能够将所学知识与石油与天然气钻探与开发工程实践相结合,并将科学、高效、节能、环保的能源开发理念自觉应用于石油与天然气钻探与开发中。
②具有独立或协同开展石油与天然气钻采工程设计、开发方案设计的能力,具有分析和解决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钻探与开发复杂问题、进行技术改造、技术开发和应用研究的能力。
③在石油与天然气钻探与开发中有较强的工程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多学科专业团队合作意识。
④能够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自觉更新自身知识、提升自身能力,自觉跟踪能源科学新理论与新技术的发展,并能够将其较好的应用于自身工作中。
⑤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处理好能源、环境、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考虑健康、安全、法律等因素;具有为人诚实、基础扎实、作风朴实、工作踏实、开拓创新的敬业精神。
⑥具有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能在涉外(或国际)企事业活动中发挥作用。
核心课程:油气田开发地质、油田化学、岩石力学、油藏物理、渗流力学、钻井工程、采油工程、油藏工程、流体力学、工程力学、计算机程序设计、技术经济学、钻采新技术等。
专家谈专业:
1.研究对象:依据油气资源和储集特性,钻探发现具有工业油气流的含油气构造,建立适宜的流体流动通道并选择举升方法,经济有效的将深埋于地下的油气资源输送到地面,为国民经济服务。
2.需要学生具备的特质:石油工程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工程专业。包括工程设计、工艺实施、经营管理和科技创新。所以在学习与实践中需要学生具有宽厚的知识基础以及系统的思维能力,有细致的观察能力和较强的动手能力。
3.培养特色:依照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实行“宽口径、应用创新创业型、国际化型、卓越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为人诚实、基础扎实、作风朴实、工作踏实、开拓创新”能解决复杂石油工程及相关领域工程问题和涉外石油工程任务的卓越人才。
4.就业去向:毕业生就业率连续26年保持在90%以上。其中35%左右的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52.7%左右的学生直接选择在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及延长石油、中化集团等大型国企工作。
专家介绍:周德胜,1963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西部低渗-特低渗油藏开发与治理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陕西省油气田特种增产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能源学会石油天然气专家组委员,陕西省石油学会理事,石油钻采工艺与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编委,美国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博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油气田增产增注与排水采气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基金2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1项,省部级项目3项,国外科技项目14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SPE论文20余篇。以第一作者出版专著3部、特色规划教材1部、授权专利21件、获软件著作权6项。
校友寄语(王斌,2019届毕业生):
计划是指引前行的灯塔,有了它就有了方向,努力是上下翻飞的船桨,破浪而行、逆流直上,而经历会磨砺意志,遇事更加从容;找准自己的定位,找到自身的价值,惜取大学时光,做有意义的事。当然也不能忘记锻炼身体,好的身体是实现梦想的前提,志同道合的好友亦将是一生的财富。
用心干工作,用心活生活,工作后没有那么多与专业对口的岗位,更多的是要改变自己,转变身份,适应岗位;工作的地方虽然偏远,但有牵挂的亲人,友爱的同事,肩上的责任;这里感谢母校教给我在困难时不放弃,能以平和的心态工作,以热情拥抱生活。
每一次选择都至关重要,相信报考西安石油大学,你会找到属于自己的未来!
校友寄语(郗亚飞,2019届毕业生):
我是19届毕业生郗亚飞,说起在学校的时光,我想她是自由,是思考。自由的支配时间,自由的探索自我。宿舍4人熬夜考试前复习,篮球队相约球场拼搏,社团集体相约出门团建,偶尔晚上去教室、图书馆读一本书,在书中找寻自我。
工作后的主旋律我想她是认真,是生活。认真的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认真的处理每一个人事关系,利用休假时间回家探望爸爸妈妈,和女朋友去成都、厦门旅游,虽然忙碌但是也很幸福。
毕业于石油大学,顺理成章去了长庆油田工作,工作顺利、生活美满,这其中还是和母校密切相关的,感恩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