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陕西省教育厅、省财政厅联合下发了《关于认定“西部生态环境协同创新中心”等6个协同创新中心为“陕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通知》,我校牵头的“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协同创新中心”通过认定。
由我校牵头的“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于2013年3月。中心针对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整合学校学科、人才及科研基地等优势资源,联合西北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等单位,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制度先进、贡献突出”为目标,积极承担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的国家与行业重大研究课题,参与国际重大项目,引领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科技发展前沿,产出重大成果,为石油与天然气行业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中心成立了管理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及主任委员会,构建了勘探、开发、工程、环保4个协同创新研究平台,依托学校“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省级重点学科和“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等重点实验室进行非常规油气(包括致密砂岩油气、页岩油气和煤层气等)勘探开发等领域的基础研究、战略性高技术研发及高端人才培养。中心承担了一批重大科研项目,年均科研经费4000万元左右,汇聚了一批学术骨干,其中有4位海外归国高层次人才入选国家“***”、陕西省“三秦学者”和“***”;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级科技进步奖47项,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建成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获批建设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教育计划专业。
2015年11月,“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协同创新中心”以良好的建设成绩顺利通过了省上组织的专家论证。下一步,中心将按照省上有关要求并结合中心建设目标,认真做好未来4年的发展规划,围绕石油与天然气行业产业发展需求,不断加大与省内外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及高校等单位的协同力度,抓紧重大协同任务的落实,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充分发挥中心优势带动作用,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据悉,“2011计划”全称“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载体,是继“985工程”、“211工程”之后,中国高等教育系统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协同创新中心分为面向科学前沿、文化传承创新、行业产业和区域发展四种类型。截至目前,陕西省共有18所高校牵头的30个协同创新中心通过认定。